<delect id="nthjj"></delect>
<pre id="nthjj"></pre>
<pre id="nthjj"></pre><dfn id="nthjj"><address id="nthjj"></address></dfn>

      <noframes id="nthjj">

        <meter id="nthjj"><progress id="nthjj"></progress></meter>
          <listing id="nthjj"><noframes id="nthjj">

            <th id="nthjj"></th>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西岸時評> 最新原創 > 正文

            “停尸堵路”式的“維權”該休矣

            2014-05-15 10:29? 楊維兵?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林雯晶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5月13日10時50分許,云南昭通昭陽區昭通大道沃爾瑪超市對面路段,一男子突然倒地,經120醫生現場全力搶救無效死亡。事發后,死者家屬將遺體抬至該路段十字路口停放堵路,造成交通中斷4小時,大量過往車輛受阻滯留。昨日下午,當地官微通報稱,警方已介入調查死者死因,檢察院同時介入。(人民網2014年5月14日)

            親人突然去世,家屬的悲傷情緒可以理解,對死因探個究竟也是人之常情。但“探尋死因”這樣的個體行為不應擾亂公共秩序,更不應該犧牲其他群眾的合法利益。云南昭通這名死者家屬,不管質疑有多么尖銳,理由有多么充分,都不應該將死者遺體抬至交通要道阻斷交通,這樣的行為不依法嚴懲,只會樹立“壞榜樣”。期待當地警方能夠依法處理,并將處理結果公之于眾。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維權”意識越來越強,一些民眾已不再滿足于到各級信訪機構上訪,不管有無理由,訴求不管是否正當,都希望通過有組織、有策劃的方式擴大影響,將小事“鬧”大。如:穿著統一制作的服裝圍攻政府,在政府吊牌前集體下跪伸冤,到交通要道橫斷公路,打砸損壞公私財物等等。這些人的目的只有一個,用這些極端方式吸引公眾圍觀與媒體關注,從而給黨委政府施加壓力,為解決問題營造輿論聲勢。有些“維權”方式看似值得同情,實則傷害著更多人的公共利益。比如堵塞交通,雖然少數人的最終目的達到了,但卻犧牲了更多人自由出行的權益,如果遇到急救、搶險、火災等緊急事情,另一部分人或許會因此蒙受更大的損失。因此,那些不理智的“維權”行為已構成違法,相關部門應該嚴肅處理。

            應該說,現在的民意訴求渠道還是比較多的,就基層黨委政府來說,就有如下渠道供群眾反映訴求。一是各級人民政府都設置了專門的信訪機構,有專兼職工作人員接待來訪群眾;二是市一級政府一般都開通了12345市長熱線,24小時接聽群眾的來電;三是一些地方設立了“領導接訪日”,專門解答群眾疑問;四是一些地方還安排了數量不等的干部下訪,深入到群眾一線主動解決問題;五是部分地方黨政領導已非常重視網絡民意,社會公眾可以通過互聯網直接給當地黨政主要領導寫信,也可以在一些網絡論壇、社區發帖投訴。如此多的民意訴求渠道,為何仍有少部分群眾要走極端方式去“維權”呢?個人分析,主要原因就是少數群眾法治理念淡漠,遇事比較沖動,總希望事件引起媒體關注,引起上級領導關注,為事件解決增加籌碼。而一些地方的“小鬧小解決,大鬧大解決”的變味維穩方式也讓這部分群眾產生了錯誤的心理預期,從而極不理智的做出一些違法亂紀的事情。

            在依法治國的今天,任何事件的處理都應該在法律框架下解決。廣大群眾應該自覺增強法治觀念,在享受自己權利和自由的同時,必須尊重別人的權利和自由,無理不能取鬧,有理也要依法理性表達,任何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必將受到法律的嚴懲。但愿“停尸堵路”式的“維權”能夠壽終正寢!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心情版
            相關評論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午夜无码福利18禁,色欲精品久久久综合区,一本久久a久久免费综合,日韩无码视频观看
            <delect id="nthjj"></delect>
            <pre id="nthjj"></pre>
            <pre id="nthjj"></pre><dfn id="nthjj"><address id="nthjj"></address></dfn>

                <noframes id="nthjj">

                  <meter id="nthjj"><progress id="nthjj"></progress></meter>
                    <listing id="nthjj"><noframes id="nthjj">

                      <th id="nthjj"></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