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于生活和成長的經歷,80后農民工從進城的那天起,就帶著掙脫鄉村傳統秩序的精神標記。在城市和鄉村之間,他們的青春和情感艱難生長——
我不叫“農民工”
這是一群與傳統農民工不一樣的人。
“報紙電視上把我們叫農民工,我不喜歡這種叫法!”張敏軍拿著一份報紙,一邊翻看,一邊嘟囔著。他喜歡閱讀青年類的刊物。他對農民工這個稱謂似乎很敏感,他說:“這種叫法讓人心里不舒服?!?/p>
2009年歲末的最后幾天里,這個天水農村的小伙子,在蘭州市宋家灘一個封閉的二層樓院落里,把自己安頓了下來。之前他去過深圳、北京,有過三四年的打工經歷。12月22日,他乘坐火車途經天水沒有下車回家,直奔蘭州。同樣大小的房屋,二樓對面住著他高中時的同學黃亮小兩口。幾天前,兩人通過電話“密謀”以后,張敏軍投奔同學而來,總算有了個落腳的地方。
現在,他來蘭州的真正用意是躲避一樁由父母和家族成員聯手撮合的婚姻。
當日下午3時,他給老家的父親打電話,告訴自己剛換的手機號碼,說工作找好了,年底很忙,過年時就回家。
“工作是亮子找的?”“嗯!就是?!逼鋵?,為了不讓大人操心,張敏軍向父親撒謊搪塞了一下。他是干水暖的,這活兒只有自己碰運氣去找。
電話那端語氣很強硬,“爸,你聽我說……”張敏軍幾次試圖申辯什么,都欲言又止。他的臉色逐漸沉了下來,“好吧!過年我回家?!焙么笠粫?,他坐在床沿上沉默不語。
這是父親一年來最嚴厲的一次警告。今年春節期間,家人給他張羅了一個對象。牽線的堂嫂關切地說,“小敏,你要是看上了人家姑娘,就把1萬元放下,看不上,把禮品放下咱們就走人?!钡蒙┯謩窀嫠?,“女孩子我見過,初中畢業,也有文化,很懂事的?!?/p>
那天,張敏軍沒有明確表態,但給女方家放下了整整1萬元。按照農村風俗,這意味著下一個程序出更多的禮金后,這門親事就算最后敲定。但將近一年,張敏軍在北京打工一直拖延未能回家,他沒有明確表態,父親因此態度堅決。
到蘭州來,離家近了,他希望緩解一下父母的焦慮,再作打算。而眼下,他頓感不知所措。
房間里沒有生爐子,此刻他的心情和房間的空氣一樣冰冷凝重。
下午4時,張敏軍出去買了50塊蜂窩煤,房東大爺低聲告訴他,“煤塊放在房子里,房客多,人雜!”
一個多小時后,黃亮打來電話告訴張敏軍,“晚上一塊吃臊子面!”但這個晚上,張敏軍的壓力似乎又增加了幾分。
- 2009-12-26失去祖輩農業技能 80后農民工已無路可退(圖)
- 2009-08-20福州“80后”農民工知識需求調查報告出爐
- 2008-12-07大學生調查兩千80后農民工:不要高薪要尊重
- 2008-04-01調查顯示"80"后農民工維權現狀不及老生代農民工
- 2007-01-07“80后”農民工:掙點兒錢已不再是全部的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