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提高網絡社會條件下的執政能力
www.subidahotelbali.com?2013-07-05 11:18? ?來源:陜西日報 我來說兩句
這篇文章緊緊圍繞如何充分發揮網絡社會的廣泛、集群作用,加強黨和政府同人民群眾的聯系;如何充分發揮網絡社會的開放、高效作用,提升黨和政府決策的科學化與民主化;如何充分發揮網絡社會的虛擬、民主作用,強化黨和政府的權力監督;如何善于培養黨和政府的網絡意見領袖,增強黨和政府在網絡社會的凝聚力和號召力等方面,作了有新意的分析和有深度的論述,具有前瞻性和針對性,對各級領導干部如何盡快提高網絡社會條件下的執政能力提出了有益的建議和思考。本報今日特全文予以轉載,以饗讀者。 網絡社會是基于計算機網絡空間所進行的人與人之間的“虛擬技術場”,是通過網絡虛擬數字技術模擬現實情景的社會表現形式。在當代中國,從Web1.0到Web3.0的信息網絡技術革命已經迅速創造了全新的全球化、信息化、個性化、知識化的網絡社會。網絡社會以其虛擬性、開放性、高效性、廣泛性、集群性、操控性、自治性與民主性等特征,形成了比較完善的社會結構和功能,它與中國已有的游牧社會、農業社會、工業社會和信息社會等現實社會同時存在、相互交融,形成了當代中國社會生機蓬勃、錯綜復雜、充滿風險的全新時空,深刻地改變了中國的基本國情、黨情和民情,全面地塑造了中國的政治生態和執政環境。 然而,一些領導干部未能適應網絡社會條件下對執政能力提出的新形勢新要求,面對BBS、新聞跟帖、博客和個人網頁、微博、網絡社會、博客微視頻等等新媒體的涌現,無所適從。從“日記門”、“開房門”到“艷照門”,從“官二代”、“蘿卜招聘”到“拆遷沖突”,從“微笑局長”、“表哥”、“表叔”到“房叔”,這一系列“網絡(微博)反腐”都表明,一些領導干部缺乏自律,出言不慎,行為失范,在網絡虛擬空間中爆炸式的傳播下,損害了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影響了黨和政府的公眾形象,削弱了黨和政府的公信力。網絡社會是現實社會在網絡空間的延伸,網絡民情是現實社會民情集中的、及時的反映。因此,關注網絡社會,努力提高網絡社會條件下的執政能力,對于黨和政府的各級領導干部實現治國理政的科學化、民主化與法治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充分發揮網絡社會的廣泛、集群作用,加強黨和政府同人民群眾的聯系?;ヂ摼W和新媒體的發展使黨和人民群眾的關系擁有了雙向的互動性,擴大了人民群眾對政府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監督權。通過網絡社會,黨和政府可以傾聽人民群眾的呼聲,了解人民群眾的意愿,集中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使人民群眾更好地在黨的領導下,依法參與黨和國家及社會的民主選舉、民主參與、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等活動。同時,網絡社會使更多的人成為信息發布的主體,為不同群體的信息表達、政治參與搭建了一個平臺。黨和政府與群眾的關系,表現為既有自上而下的執政黨與政府的領導,也有自下而上的群眾政治參與和有效的監督。在傳統社會中,上一級黨和政府要通過下一集機構了解情況,其渠道是單方面的,往往報喜不報憂、報功不報過,上一級機構無法了解社會的真實情況。網絡社會則彌補了這一缺陷,網絡社會使傳統的黨和政府組織的上下級之間的溝通變為互動、多向,為黨員和民眾表達利益訴求、發表主旨意愿、參與政治決策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渠道。 但是,要保障網絡社會充分發揮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有效溝通的橋梁作用,就必須發揮網絡社會的根本特點。一是保證網絡溝通的平等性,通過網絡給每一個網民提供更為開放的釋放自我的空間,使網絡社會成為真正平等的意見市場。二是要保證其合法的匿名性。網絡的匿名性給網民帶來一定的安全感,使他們敢于表達自己的真實意愿。這有利于把民意和民主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民意的有效表達體現出民主,而民主的提升必將有利于民意的暢通表達。三是要保障網絡的開放性。傳統媒體的傳播方式中,話語權主要是由發布方控制,而受眾只能被動地接收,沒有自己的話語權;同時,控制話語權的黨和政府有關部門很難了解受眾的反應及其輿論效果。網絡社會為人們帶來了不必依賴單一媒體信息源的可能性,從而降低了信息依賴的程度,并使普通民眾擁有了話語權。在開放的網絡環境中,社會發生的各種事情都可能被上傳到網上,人民群眾可以自由地、真實地表達各種愿望或訴求,確保信息真實、完整,因此黨和政府,可以通過網絡媒體全面了解到社會生活各方面的真實情況和人民群眾普遍的意愿。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過網絡向群眾發布有關政策信息,實現與民眾的廣泛溝通,從而使黨和政府的工作更加公開、透明,同時民眾可以通過網絡及時了解有關信息,對黨和政府的工作進行及時的實事求是的評價。黨和政府有關部門可以通過這些評價來進一步改進自己的工作,從而促進其工作的各個環節實現良性拓展。 在新的形勢下,要實現網絡社會中黨和政府與民眾的良性互動,必須做好幾個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善于與網民在線交流。許多地方黨和政府部門“一把手”在實踐中親自抓網絡問政,對網民反映的問題進行批示督辦,自2008年6月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通過人民網強國論壇在線與網友交流后,地方各級領導與網民開展在線交流活動風起云涌,這方面需要進一步總結經驗。其次,就重大的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問題,黨和政府的領導與知名網友尤其是意見領袖要以座談會的形式直接會談,問計于民,問需于民。再次,通過開設博客和微博,讓領導干部與民眾之間的溝通,更加簡單容易,民眾的參與面更加廣泛,尤其是在群眾最艱苦、最急需的時候,能在第一時間找到黨和政府作為主心骨。此外,還要開展網上民主聽證會、民主懇談會,多從網民的“牢騷話”、“訴苦話”甚至罵聲中捕捉民意,虛心聽取人民群眾對黨和政府的意見和建議;還要打造“網上信訪大廳”,設置“領導網上接訪室”,讓民眾足不出戶,就可以與有關領導“面對面”地交流溝通、反映訴求。 二、充分發揮網絡社會的開放、高效作用,提升黨和政府決策的科學化與民主化。政府公共決策就是制定公共政策的過程,這些公共政策通常與人民群眾密切相關,涉及眾多人的切身利益。如果政府決策過程中沒有民眾的參與,不能真正代表民眾、體現民眾利益,就會影響到公共決策的合法性與合理性,進而影響公共政策實施的有效性。長期以來,我們民主決策的主要途徑是制定政策的人面向基層召開座談會,找人談話聽取意見,進而開會討論通過。這種方法看似在走群眾路線,體現民主決策的要求,但實際上,這種方法征求意見的面很窄,而且聽到的不一定是真實的意見。以往很多決策失誤就是這樣產生的。無數正反兩方面的案例證明,當今社會,仍然沿用以往在少數人中征求意見、討論拍板的決策風險很大。在當今互聯網時代,通過網絡社會,借助傳媒和網絡吸引民眾參與公共決策,對于促進公共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社會政治意義。 民眾參與公共決策的過程,涉及幾個方面:一是了解民意;二是讓民眾參與公共決策的制定過程;三是吸引民眾參與公共決策的修改過程。通過網絡社會了解民意,在目前各國政黨和政府中,應用得最多的就是民意調查。在當今社會,借助網絡社會開展民意調查,是發現和了解民意的便捷手段,是公眾參與政府決策的重要形式,也是實現民主科學決策的有效途徑和方法。一方面,網絡民意能為黨和政府的決策提供較為全面、真實、及時的原始信息,有利于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另一方面,網絡民意能強化政府與公民的決策互動,建立有效的政治溝通,增強決策的民主性。在網絡民意的作用下,政府決策模式逐步由單一的自上而下模式向雙向的模式轉變,更加注重吸納自下而上的民意參與。同時網絡還具有強大的民意“聚合”功能,正好彌補了公民個人人微言輕的不足,再加上網絡空間缺乏傳統媒體的“把關人”機制,使得民眾的利益訴求能最大限度地表達出來,最終進入政治系統,形成決策議題。如山西“黑磚窯事件”之所以能提上政府議程并得到查處,主要得益于網絡民意的干涉和推動。 當然,更重要的是黨和政府也可以主動設置民意調查議程,這既是廣泛了解民意的過程,也是政府主動的新聞議程設置和政府決策的推廣過程。網絡社會中展開的輿情調查和相關報道,可以深入社會各個階層,告訴全體民眾黨和政府正在開展的工作,存在哪些問題,可能有哪些利弊,引起社會高度關注,并圍繞這一議題形成相對集中的輿論。在此基礎上,引導民眾知曉、認可和支持政府的決策。同時,這也是展示黨和政府公開透明的決策、提高群眾滿意度的過程。 吸引民眾廣泛參與政府決策過程和決策的修改,這是傳統媒介所不具備的優勢。如將民生問題作為政策議題的認定階段,社會公眾可以通過網絡社會直接參與和發表意見,并成為民生問題政策議題認定的主體。什么是人民群眾最關心、最迫切需要解決的民生問題,是由人民群眾自己通過有效的方式來表達的。為此,政府可以通過網絡社會,開展開放式決策,讓網民參與到整個政策過程。在政策備選方案的規劃和評估階段,政府職能部門和專業人士由于更了解問題的技術條件、法律規章和財務狀況以及在同一問題上前期政策執行的狀況和成效,并能預見新政策執行后可能對未來發展及相關領域產生的影響,因而是政策規劃和評估的主體,但民眾表達的愿望和需求仍然是政策規劃和評估的出發點,而盡力滿足這些愿望和需求則是這些政策規劃和評估的歸宿點。在公共政策的確定階段,決策機制按照黨和政府發揮主導作用、同時加以動員和組織人民群眾積極參與的原則來安排。最后,在政策評估階段,同在政策議題的認定一樣,把人民群眾的評價意見作為主要依據。 三、充分發揮網絡社會的虛擬、民主作用,強化黨和政府的權力監督。作為民主政治的產物,權力監督是公民依法對黨和政府的權力主體的合法性、合理性進行了解和評論的過程,是實現公民權利的重要手段。而公民要有效地實現權力的監督,必須具備兩個基本的條件:一是權力執行過程的透明化,或是對濫用權力行為有揭露之自由;二是公民具有對以上兩種情況發表言論的空間,從而形成輿論,通過輿論監督權力。因此,網絡社會作為權力監督的工具,其作用也正從這幾個方面體現出來:一是作為信息來源,保證公民的知情權;二是通過網絡輿論監督,實現公民的表達權與監督權;三是網絡輿論通過權力監督,推動公共政策議程,拓寬了政策方案的選擇空間,使政策制定更加科學,并且及時調整公共政策,提升公共政策的質量。 網絡社會的監督功能具有全天候的性質。監督主體的廣泛性使各級干部這些權力主體無時不在監督之下,只要有網民和虛擬網絡社會存在的地方,理論上都有被監督的可能。監督方式的隱蔽性,極大地降低了監督風險,對監督主體起到了有效地保護作用,對被監督者提高受監督意識也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監督工具的兼容性,使監督成本大大降低。監督空間和細節的無窮性,給被監督者構成了強大的壓力。各級黨和政府的領導干部,在網上的一言一行,有時就代表著黨和政府的形象,各種雷人言語、各式不當行為都將在廣大網民全天候的監督之下現形,“表哥”、“表叔”、“天價煙局長”就是例證。 適應虛擬社會這一特性,有利于各級黨和政府的領導干部加強自我監督,利用網絡監督的長效性、全覆蓋性,震懾領導干部思想中的消極成分,避免擴張蔓延。同時,網絡社會的匿名性質為廣大網民監督領導干部提供了便利條件,消解了人們發表言論和看法的各種風險和顧慮,使人民群眾能夠通過任一網絡終端自由地參與和發表言論,提供相關線索和材料。例如,領導干部、政府機關的績效考核、干部年度評優、優秀共產黨員的網絡投票、群眾滿意公務員的評選活動,都將促使領導干部和政府機構處處嚴格要求自己,查找不足。 雖然網絡監督還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其正面作用大于負面作用。黨和政府的各級領導干部必須學會正確地對待網絡監督,善于吸取網絡監督中積極、有益的建設性的意見,充分發揮網絡監督的正面作用,不斷提高執政能力。黨和政府的各級領導干部也只有正確認識網絡監督,努力學好網絡技能,才能恰當地引導網絡輿論,提高應對網絡監督能力。要做到重視而不忽視,以更加有效的方式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全方位聽取民聲,尊重民意訴求,虛心接受、耐心地解答民眾提出的意見和質疑。 要提高重大網絡突發事件的駕馭能力。網絡事件發生以后,要在第一時間發布信息,搶占輿論先機,掌握輿論主動權,及時把握公眾的信息需求,最大限度地滿足公眾的知情權,盡快提供全面而真實的信息,贏得公眾的信任。要善待不壓制,以更加開朗的態度與群眾交流,開好網絡渠道,網絡上揭露的許多不良現象是由于一些群眾的正當利益無法得到保護時采取的一種自救手段,不得不求助于網絡監督。盡管這些問題可能不太準確,也可能有情緒化因素,但對這些信息必須認真分析研究,不能硬性壓制。越是壓制、封堵,信息傳播得越快。實踐證明,出現負面現象,公開比封堵好,主動比被動好,早說比晚說好,自己說比別人說好。要疏導而不堵塞,以更加開放的方式引導網絡輿論,用好網絡平臺;要規范而不放任,以更加完善的制度規范網絡監督,管好網絡影響。 四、要善于培養黨和政府的網絡意見領袖,增強黨和政府在網絡社會的凝聚力和號召力。意見領袖通常是各領域的核心人物,擁有權威的話語權以及較強的社會洞察力,能夠以敏銳的思維和縝密的邏輯對公眾事件發表督導的見解,因此,意見領袖對有關事務的分析和評論會成為社會公共輿論關注的焦點。意見領袖一起對社會現實超強的干預能力,使得網絡社會的公共輿論走向現實社會,并引導公共輿論的形成、控制公共輿論的走向,在網絡社會的講課發展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意見領袖的加入,對網絡社會的開展及整個進程將產生不容忽視的信息傳播作用。 眾所周知,在網絡輿論中會不時出現一些虛假信息或難以分辨是非的信息,這就需要靠把握真相或能夠做出正確判斷的權威意見對信息進行辨別,及時遏制流言的傳播,進而引導輿論的正確走向。因此,各國政要都非常重視其網絡平臺的作用,如歐盟理事會主席范佩龍聘請了200人的團隊打理其微博,通過微博發布信息、溝通互動、政治宣傳、塑造形象、捐款等等,不僅與網民互動交流,而且與其他國家領導人的“粉絲”溝通。 除此之外,黨和政府應密切關注網上相關新聞議題的動向。媒介有議程設置的功能,在影響人們想什么或如何想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網絡社會的意見領袖的粉絲數量少則幾十萬,多則數百萬,其粉絲數量絲毫不亞于一個紙媒的發行量,如被人民網、正義網評為2012年十佳政務微博之首作者的粉絲就達600多萬。此外,加上意見領袖本身的名氣,其一言一行本身就是新聞。因此,網絡社會的意見領袖也具有設置議程的作用,通過轉發和評論,引發人們對某一問題的討論。 由此可見,各級黨和政府的領導干部,首先要充分地意識到和重視網絡社會中意見領袖的作用,積極發現意見領袖的分布情況、擅長領域、影響人群,與他們保持密切的聯系;充分重視意見領袖的意見和建議,通過他們了解輿論動向,通過與意見領袖積極有效的溝通,引導輿論向正確的方向發展,促進問題的解決。其次要加強黨和政府的網絡平臺建設,包括領導干部個人的官方微博、機關微博。通過網絡社會私人化、生活化、碎片化的特點,搭建民官溝通的橋梁,從而在網絡民眾中樹立親民形象,在吸引關注度和粉絲的同時,在網民中培養良好的公信力,并在謠言興起的初期就發揮正確的引導作用。除此之外,還要促使意見領袖好好珍惜自己的話語權。虛擬網絡社會平臺,既是個人發布私人信息的平臺,也是面向大眾的公共空間,因此,意見領袖的言論不能僅僅作為個人的私欲來看待,其既然已進入公共空間,自當承擔公共領域發言的職責,避免發布和轉發虛假信息,避免濫用話語權,在發表或轉發觀點尤其涉及敏感問題時應做到處處謹慎、時時謹慎、事事謹慎,從而鞏固其意見領袖的地位。 綜上所述,網絡社會正以其特有的張力、無與倫比的速度,改變著傳統社會生產生活和社會活動的所有領域,也深刻影響著我國的政治生活。雖然網絡空間的虛擬政治難以代替現實政治,無論網絡的政治沖擊如何,政治的核心問題、政治的主體地位不會改變。但網絡社會的發展迫使我們必須要適應并利用網絡社會的發展,推動現實社會的政治發展。網絡社會和虛擬政治的存在,為政治發展提供了新的條件和輔助的推動作用,現實政治必須依據新的社會技術要求,做出相應調整和改革,充分利用網絡技術及網絡政治的優勢,加快現實政治的發展。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認真對待網絡政治效應所帶來的政治問題,積極調整政治統治與治理方式,以適應新技術所帶來的社會挑戰以及新技術推動政治發展的社會趨勢。當然,這種政治調整是在政治主體性的前提下進行的。也就是說,網絡政治的出現,不僅僅是政治的挑戰,反而是提升黨和政府執政能力的一個重要契機。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05]中央派45個群眾路線督導組 專家稱應檢查用人等
- [ 07-04]群眾路線要用心走下去
- [ 07-04]銀川一地產公司春節送禮名單被曝光 涉47名官員
- [ 07-04]別光查房產公司禮單上的問題
- [ 07-03]群眾路線彰顯干群合力
- [ 07-03]光明日報:黨的群眾路線的由來與發展
- [ 07-03]黨報談群眾路線在基層:干部腳粘土 百姓心不堵
- [ 06-30]人民日報7月1日社論:永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